欢迎光临榆林市乡村振兴局网站!

今天是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 己亥年 八月廿八

本站支持IPv6
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本局动态

榆林市聚焦聚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2018-10-30 09:12:00
来源:本站
【字体: 打印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接壤地带,总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分别占总面积的42%、58%。全市总人口385万,辖12县市区,146个镇、10个乡、27个街道办事处,2983个行政村。共有8个国定贫困县(其中吕梁山片区县7个)、927个贫困村,在册贫困人口9.03万户、22.91万人,贫困发生率7.7%。南部六个贫困县集中了全市86%的贫困人口。

2017年以来,榆林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明确提出“以脱贫攻坚统揽贫困地区农业农村工作全局、以脱贫攻坚彻底改变干部作风”的总要求,坚决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突出践行“六个坚持”,走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榆林之路。全年全市脱贫1.84万户、6.11万人,退出贫困村162个,贫困发生率下降至5.73%,横山区、定边县脱贫摘帽。

(省委书记胡和平来榆调研扶贫产业——走向全国的米脂小米)



一、坚持党建引领,确保尽锐出战

榆林将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工程和民生工程,全面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实现了“三个集中”。

一是将领导干部的精力集中到脱贫攻坚工作。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严格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实行“分级负责、划片包干”的制度,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一起抓,市委、市政府和脱贫攻坚指挥部主要领导分别包抓3个摘帽县,其余县市区至少有1名市级领导包抓。县乡党政主要领导划片包抓乡镇、包村联户抓脱贫攻坚。市委书记带头走访扶贫任务重的乡镇,要求县委书记遍访贫困村,乡镇党委书记遍访贫困户,努力营造全市领导立标杆、干部比着干的浓厚氛围。

 

(市委书记戴征社带头走访贫困户)

二是将优秀干部队伍集中到脱贫攻坚战线。正确处理领导干部的稳定和调整关系,凡是脱贫攻坚工作不力、履职尽责不到位的坚决调整,坚决把有能力、作风硬的干部调整到脱贫攻坚一线。全市接近一半的县市区调整了脱贫攻坚党政分管领导,乡镇主要领导调整接近三分之一,市级下派的135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全部调整为处科级干部和年轻后备干部。扎实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全面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工作,将“三项机制”落实与干部脱贫攻坚成效挂钩,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干部给予鼓励激励,对脱贫攻坚工作不力的干部坚决予以问责,对在干事创业过程中失误的干部予以容错纠错。今年以来,在脱贫攻坚领域,提拔处级干部22人,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515件,党纪政纪处分440人。

三是将一线力量集中到脱贫攻坚任务。全力打通脱贫攻坚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正确处理村“两委”班子建设和“四支队伍”的关系,明确责任主体,要求村一级脱贫攻坚必须依靠村党支部,“四支队伍”中其他外部力量重点搞好指导和服务。对扶贫系统干部、“四支队伍”培训实现全覆盖,通过主题明确的班次、务实管用的方式,努力让扶贫干部懂帮扶、会帮扶,带着感情去帮扶。全市村级换届全部完成,“两委”班子中农村能人返乡创业人员占到了三分之一,为脱贫攻坚基层工作打好了基础。

(定边县问诊团逐户问诊精准帮扶情况)



二、坚持目标导向,贯彻精准方略

榆林始终聚焦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总体目标,着力探索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特色办法。

一是强化分类指导。围绕2020年实现高质量脱贫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完善了三年滚动脱贫规划,对榆阳、神木、府谷、靖边4个非贫县,定边、横山两个县区去年摘帽县,绥德、米脂、吴堡3个今年摘帽县和佳县、清涧、子洲3明年摘帽县实行“4233”分类指导。围绕行业扶贫协调、激发内生动力、基础信息数据、项目资金监管、金融扶贫贷款等重点工作,出台各类制度性文件26个,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其中,榆林独有的文件,有13个。

二是强化精准施策。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贫困人口脱贫标准和全省贫困村退出标准,分清考核标准和行业工作标准,在全省率先,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市八办两组签订《2018年度脱贫攻坚责任书》,建立横向到边的责任落实体系,因村因人因户施策,推进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就业创业、生态补偿、医疗救助、教育支持、兜底保障“八个一批”帮扶措施,行业扶贫的合力明显增强。建立以信息数据一体化指导意见、分析比对办法、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为重点的数据管理体系,有效保证了数据在纵向与横向的一致性,数据质量稳居全省前列。

(靖边县甘沟村易地移民搬迁项目)

(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合拢口”了)

(舍饲养羊项目)

(贫困家庭妇女踊跃参加“月嫂”培训)

(沿黄贫困地区重点生态扶贫产业——红枣)

(健康下乡)

(送教上门)

三是强化工作统筹。在补齐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市财政今年安排10亿元用于乡村振兴,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203个,1027个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了今年退出411个贫困村全覆盖。同步推进非贫困村水路电、学校、卫生室、幼儿园、养老院等建设,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污水、垃圾、卫生厕所、村容村貌等整治行动,着力培植主导产业,彻底改变农村面貌,努力提升农村居民整体获得感。

(白于山区水窖实现自来水化)

(贫困村都通上了动力电)

(通村沥青(水泥)路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神木县美丽乡村——纳林采当)



三、坚持问题导向,促进真抓实干

榆林将问题导向作为抓好脱贫攻坚的根本方法之一,不断补短板、强弱项,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一是抓走访排查。领导干部带头定期走访包抓的贫困村、贫困户,对照陕西脱贫退出“5773”标准,查找问题短板,解决实际问题。“四支队伍”和帮扶负责人落实主题帮扶日活动,每月进村入户不少于3次,针对致贫原因,瞄准脱贫难题,落实精准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工作扎实有效。在市县两级实行了围绕年度减贫任务的双周调度工作机制,确保了及时掌握问题,及时更新问题台账,及时推进落实。

(扶贫政策陕北说书宣传)

二是抓督查检查。落实中省常态化督查巡查要求,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督查队伍,完善督查机制,更多地运用暗访形式开展督查,不打招呼,直接进村入户,对照年度脱贫任务、对照退出指标、对照考核要求、对照各级反馈的共性问题开展督查,形成了以持续督查促“三大落实”、以严格督查促质量提升的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制定《脱贫攻坚行业扶贫专项考核办法》《2018年行业扶贫专项督查工作方案》,根据《进一步加强行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和《行业扶贫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强化针对行业部门的专项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是抓问题整改。无论是中省反馈的共性、个性问题,还是市县自查发现的问题,都做到逐条建立问题台账、逐级分解责任、细化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人、明确整改时限、按时对标整改销号,确保做到问题整改有排查过程、有数据支撑、有佐证资料,问题整改专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2018年,中央层面反馈问题45类114条、省级层面反馈问题33类116条和市级自查发现问题20类69条问题,全部排查整改到位,做到了问题整改排查无死角、措施落实全方位。



四、坚持加大投入,提供坚强保障

榆林结合脱贫攻坚需求与财力基础,重点做好“三个匹配”。

一是确保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的需要向匹配。坚持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建立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多渠道、多样化的格局。市本级财政投入保持在全省第一位,今年达到7.2亿元。全年预计整合资金28.56亿元,已整合17.68亿元。增加金融资金对脱贫攻坚的投放力度,全市当年累计发放小额信贷2.67亿元。互助资金协会1085个,总资金达到5.2亿元,共借出3.07亿元,借款率为59.4%,其中贫困户借款9762.3万元。

(互助资金组织实现全市贫困村全覆盖)

二是确保增长幅度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的要求相匹配。市本级财政投入每年按照20%的幅度递增。引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脱贫攻坚,落实扬榆协作资金4500万元。国企合力团设立产业扶贫基金5亿元。

(国企合力团产业扶贫基金项目)

三是确保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体系与脱贫攻坚的重要性相匹配。对纳入整合范围的资金,市级资金一律切块到县,各部门无条件全面实施审批权限下放。研究制定了系列监管制度,在全省率先实行了互助资金“乡镇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和“村财乡管”的财务运行模式,确保了资金投入的精准度、实效性。



五、坚持改革创新,找准治本之策

榆林认真贯彻落实“三个着力”要求,推进改革创新,谋划稳定脱贫良方。

一是有序提升产业覆盖。坚持把为贫困村、贫困村户谋划致富产业思路、找准富民产业作为突破口,推进贫困乡村致富产业培育,优先将产业发展资金配置到具有特色优势的山地苹果、大漠蔬菜和规模化特色养殖领域,覆盖贫困户3.16万户8.53万人。重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贫作用,培育195个,带动贫困户9062户,新培育认定贫困户职业农民261人。重视发展光伏产业的自然资源优势,建成光伏扶贫电站164个,在建50个,11月底前全部建成后,将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村全覆盖。已出台《榆林市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实施意见》,预计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每年收益不低于1000元。今年计划退出村实现了集体经济全覆盖,有劳动力的今年计划脱贫户基本实现至少有1个稳定增收、防止返贫的特色产业。

(佳县向阳湾村光伏扶贫电站)

(山地苹果示范园)

二是有力推进改革创新。率先在全省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和试点,全市累计流转土地384万亩,实施“百村试点千村推进”工程,全面推广“赵家峁经验”,281个计划退出村启动实施了“三变”改革,实现了每个乡镇至少有1个示范村。积极推广“支部+合作社+农户”“支部+企业+贫困户”“远教+电商”、光伏扶贫等发展模式,成立各类合作社10387个。着力创新民营企业参与的就业扶贫模式,鼓励引导企业主动承担扶贫责任,根据生产经营和岗位设置实际情況,与贫困劳动力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规范用工关系,促成贫困劳动力长期稳定就业,同时解决企业的用工需求,全市企业已开发针对贫困人口岗位767个。神木市对部分无法离乡、无力脱贫、无业可扶贫困人员,量身定制了“企业出资,不离村组,就地就业”帮扶模式。榆阳区实现“三个兜底”,即:“对有意愿的“三无”贫困劳动力,在特设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对有意愿的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在政府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对有就业意愿且符合用人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在公益专岗兜底安置”。

(推进三变改革的全省样板)

三是有效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在扎实做好“扶志六法”的基础上,创新出台《榆林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培训工作指导意见》,在全省率先实行贫困人口培训全覆盖;出台《榆林市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指导意见》,提出20项举措,鼓励各县市区合理运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手段,全面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已形成以米脂孝老敬老奖补、劳务补助办法,吴堡生产奖补、脱贫对象鼓励激励办法为代表的一批切实有效的典型案例,并在部分周边县区推广实行。通过改革创新,组织、引导、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勤劳致富,打牢了脱贫基础。

(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物品激发贫困群众“精气神”)



六、坚持社会动员,发挥特色优势

榆林特别重视发挥经济发展较快、国企民企众多的优势,在推进社会扶贫上走出了特色路子。

一是构建大格局。全面落实扬榆扶贫协作、3+X帮扶、社会力量扶贫等各方面工作。实施扬榆协作“携手奔小康”行动,着力推动两市县与县精准对接,部分乡镇和行政村之间也落实了结对帮扶,目前落实项目36个、资金4500万元,扬州市组织“万人扶贫团”,有针对性开展结对帮扶,受到省上通报表扬。驻村参扶单位共投入产业培育项目资金2.33亿元,投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金3.57亿元。

(扬榆扶贫协作工厂)

二是发挥大优势。依托榆林国有、民营企业众多的优势,实施村企共建,神华、陕煤等大型中省国企开展国企合力团帮扶工作,重点支持贫困县龙头企业,已完成投资9530万元。扎实开展“万企帮万村”,动员民营企业270家,实施帮扶项目218个。社会组织参与扶贫达到450家,实施帮扶项目172个,带动贫困人口1.8万人。正在谋划实施“村企共建”专项行动,努力做到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全覆盖,实现“四个一”:就是建成一个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一个收益明显的现代农业项目、吸纳一批贫困户就业、实施一轮基础设施完善工程,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企业帮扶)

三是推进大融合。社会扶贫网APP注册量排名稳居全省第二,有效需求对接成功率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将社会扶贫网与苏陕扶贫协作深度融合,签署对口帮扶合作协议,通过社会扶贫网进一步放大扬榆双方的帮扶领域,持续提升了对口帮扶覆盖面和精准度,相关经验在全国会议上被推介。大力开展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共青团、妇联建立扶贫志愿服务人员库,组建扶贫志愿服务团队、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展扶贫志愿服务。创新“榆林爱心GO”农产品认购网络平台,结合消费扶贫释放社会扶贫网的潜力,9月18日正式上线,2天内爱心认购资金达到21万元。


(米脂县高渠村级综合服务中心)

(通过“榆林爱心GO”被认购的佳县荷叶坪村枣树)


 


版权所有:榆林市乡村振兴局

电话:0912-3893423  邮箱:tpgjdt412@163.com

办公地址:榆林市高新区长兴路中段113号榆林市乡村振兴局

邮政编码:719054  网站地图  陕ICP备20005600号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203号 网站标识码:61080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