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榆林市乡村振兴局网站!

今天是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 己亥年 八月廿八

本站支持IPv6
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本局动态

榆林:奏响产业扶贫的“上郡”凯歌

发布时间:2020-04-16 10:47:00
来源:陕西日报
【字体: 打印

这里是世界果树资源八大原产地中心之一、全国著名的马铃薯优生区、全国绒山羊和滩羊生产优势区,因地制宜构建起了果业、设施蔬菜、羊子、马铃薯4个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这里是世界红花荞麦优势产区、全国红枣五大产区之一,小杂粮、核桃、中药材等区域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这里90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其中有集体经济组织的79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2.2万户贫困户分红1027.93万元。

这里是榆林市。

百亿级产业背后的“绣花功夫”

定边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年总产鲜马铃薯130万吨,产值近20亿元。

“土疙瘩”一直以来就是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蛋蛋”,现在,科技强支撑又让马铃薯插上了“金种子”的翅膀。

4月6日,在定边县科发马铃薯良种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忙着组培快繁脱毒试管苗。培养室里,一瓶瓶摆放整齐的、已剪接好的试管苗正在培育壮大。

该公司办公室主任苗仲学说:“这里正在进行的是300万株马铃薯试管苗的培育。经过农业科技培育出的马铃薯不仅薯形佳、抗病能力强,且能增产近半成,能够有效提高马铃薯良种标准化程度,满足马铃薯良种需求。”

3月中旬开始,这些培育好的试管苗将陆续被移植到12座温棚里,开始马铃薯原种的培育。这些温棚培育着种苗,也孕育着希望。

定边县把马铃薯确定为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全县贫困户牢牢镶嵌在马铃薯产业链上,贫困群众人均增加收入3000元左右,每年带动3万余人次的贫困群众实现就业。

绿色种植在榆林,不仅体现了栽培管理水平,更代表着“种植绿色”。大漠蔬菜种植正成为榆林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为榆林市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能。

去年,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许家崖村村民许子厚,第一次尝试种新品种西红柿“金梯301号”。捧着刚采摘下来的西红柿,许子厚说:“第一次种这种西红柿,长势很好,个大味甜产量高,按现在的市场价,一座棚就能收入两三万元呢!”目前,许家崖村已建成总面积500亩的116座高标准大棚,群众依靠大棚种植增收效果明显。

定边的白泥井辣椒、靖边的东坑胡萝卜、无定河沿岸的芝麻蜜香瓜……榆林市按照“一线两岸”布局,建成大漠蔬菜生产基地49.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2.68万亩。大漠蔬菜已成为榆林市的“拳头产业”。

苹果、蔬菜、羊子、马铃薯……这些并不稀有的产业在榆林的沟沟梁梁间扎下根来,扛起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特色产业中的“品牌力量”

“山好水好,米脂米好。”2月29日9时至12时,榆林市副市长、米脂县委书记王国忠在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直播推介米脂小米等,3小时销售小米2万余公斤,销售额达30余万元。王国忠还通过镜头带网友参观陕北小杂粮文化展厅和特色产品展馆。

这并不是米脂小米第一次走出榆林。2019年“双十一”期间,米脂小米在各大电商平台销售额达1360万元,比2018年“双十一”期间的销售额698万元翻了近一番,创下历史新高。小米成为米脂县的一块“金字招牌”。

一袋袋小米换成一沓沓钞票,“品牌力量”激发了群众大力发展产业的热情。3月6日,在米脂县桃镇新尚沟村,刚卖完小米的村民刘欢林一边点着钱一边高兴地说:“卖了1万多元,今年准备再多种一些。现在国家政策好了,我们在家门口做买卖,足不出村就能卖个好价钱。”

除了小米外,榆林马铃薯高钙低钠,糖分含量低;红枣有“活维生素丸”之称;山地苹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榆”字牌农产品上京入沪,漂洋过海,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贫困群众“大树底下好乘凉”

产业扶贫,既要管当下,也要管长远。看得见眼前的实惠,贫困群众心里托底,才会支持发展长效产业;有了长效产业,脱贫致富更有保障。

77岁的高向银因无劳动能力,曾是绥德县中角镇深沟村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他的儿子高小东虽年富力强,但是因为要照顾家人,只能靠种地为生。2018年5月,通过“政府+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产业模式,高小东有了11只羊子用于发展养羊产业。半年多的时间,他就收入1万多元。

绥德县畜牧兽医局局长霍新春介绍:“2018年,绥德县为每户贫困户投入5000元,合作社为每户垫资4000元,政府免费向每户贫困户提供1只公羊和6只母羊,并提供技术支持,真正给贫困群众一个赚钱门路,帮助其尽早脱贫。”

为了扶持产业带动增收,榆林市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制定精准奖补政策,构建长效产业支撑。

大河有水小河满。产业扶贫,还需做大与贫困群众利益联结紧密的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使贫困群众真正融入产业链,长期稳定受益。

横山区党岔镇北庄村地处无定河流域,拥有榆林市最宽阔的水稻种植良田。但因种植成本高,2400多亩良田曾被撂荒了好几年。2016年,该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计划将撂荒地全部流转到合作社,并吸纳村民入股,但一开始许多村民持怀疑态度。

为了打消村民的疑虑,北庄村党员干部带头入股,并流转来1000亩土地。经过一年的运作,村民每亩流转土地分到了100公斤大米,每股分红获利1万元。眼看合作社能带来切切实实的收益,村民争相流转土地入股。

2月27日,省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公告,佳县、清涧县、子洲县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榆林市8个贫困县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榆林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版权所有:榆林市乡村振兴局

电话:0912-3893423  邮箱:tpgjdt412@163.com

办公地址:榆林市高新区长兴路中段113号榆林市乡村振兴局

邮政编码:719054  网站地图  陕ICP备20005600号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203号 网站标识码:61080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