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榆林市乡村振兴局网站!

今天是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 己亥年 八月廿八

本站支持IPv6
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基层动态

佳县:乡村旅游让古建“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3-07-31 11:17:26
来源:农业科技报
【字体: 打印

走进陕西榆林市佳县木头峪村,看一座尽本求实的明清小村落。

这里东临黄河,西靠鱼山,是一处国家级传统村落、全国古名居保护村、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好山好水自不必说,遍布村中保存完整的27栋明清名居和50余块古匾以及老祠堂、石堡、古戏楼、文昌庙等建筑,更添村庄古朴雅致的气息。

7月19日,记者穿行在木头峪村,一股历史的遗韵之风,顿时给人一种古朴与清雅之感!一座座明清的旧居,一扇扇斑驳的门柱,一块块精制的石雕,一个个雕刻精美的旧物件,无不诉说着这是一个有悠远文化的古村落。

采访中,村民们说得最多的是这个村子里古老的明清建筑群——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

它不象江南水乡民居,也不同于老北京胡同的四合院,更有别于黄土高原窑洞民居,其民居特点背倚大山,怀抱河水,建筑布局呈“井”字形,村内两条村街南北分布,村街东西有16条小巷相接,错落有致,排列整齐,体现了古人的精巧规划与建筑技艺。

文旅融合让旧居焕发新生

到过木头峪村的人,无不对那里的明清古建筑民居印象深刻。“一天比一天多的游客,让我们看到了古村发展的潜力。”木头峪村党支部书记张宝锁说。

明清至民国年间,木头峪村繁荣鼎盛,后逐渐衰落,但木头峪村书香气味之浓重、文化底蕴之深厚,在我国村落文化中屈指可数。

2015年,陕西省旅游设计院通过文化赋能乡村、产业赋能乡村、生态赋能乡村,协助推进历史文化名镇木头峪村建成黄河文化旅游带中国传统家文化“人文乡村标本”提供智力支持。

木头峪镇镇长李韶敏介绍,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和古民居保护村,在对古院落进行维修改造的同时,还对其进行保护、利用,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入挖掘、阐释旧居古迹的历史底蕴。

目前已有10个故居集中对外免费开放。李韶敏介绍,下一步,木头峪村将继续挖掘历史文化,提升改造古院落,将更多的业态植入到升级改造当中去,增加游客的体验感,吸引游客、留下游客,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从而增加村集体的收入。

如今,木头峪村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开发旅游土特产,不断提升旅游品质,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乡村旅游地,并成功入围国家第四批传统村落。

传统文化与现代业态的融合,将寥落的百年老宅渐渐唤醒。业态与资本的良性互动,让具有400多年历史的传统古村落重现生机,成为文创旅游的“打卡地”。

魅力乡村让乡愁薪火相传

木头峪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千年古村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木头峪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村落进行加紧修复。

张宝锁说,其实,旧居修复也是一样,一个村落的外在再美好,也只是徒有其表,只有内在有文化、有内涵,才能走得长远。

就这样,木头峪村人先后修缮了厘金局旧址、张春光院等十处古建筑,以及村中现有50余户留存有门匾或横匾,形成了独特的匾额文化。而匾额上所书内容,诸如“视履考祥”“积厚流光”“名利成均”等等,无不静静诉说着过往荣光,亦于无声处触击着后世人心。

这里,村民多数以张、苗、曹三姓为主,从民清时期以来特别重视教育,不但培养出很多举人秀才,而且带动周边的各省市兴办教育,如今他们的后人多数功成在外。

但听说村里老祖宗的古建筑恢复了!无论是外地回来探亲的还是本村村民,都要会前来转转看看。有的还拿出了祖辈珍藏的报刊书籍,在旧宅成立了图书阅览室,让更多的文化历史薪火在此也得以传承。

木头峪村古宅群历经百年风雨依然挺立,木头峪村人说不管走多远,老宅永远是根之所在。

活化利用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佳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挖掘和盘活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极构筑新时代文化高地,构建文化传承保护体系,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打造了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民俗风情的展馆,不断提升县域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为建成“山水葭州·康养胜地”黄河康养旅游度假区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注入源源不断的的文化力量。

木头峪村现为木头峪镇政府驻地,人口463户1017人,2022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元。木头峪村有机红枣种植面积有3000亩,全镇红枣种植面积达2.4万亩,是中国红枣名乡。

农文旅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的需要,是农村生态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李韶敏说,下一步,木头峪村将以挖掘整理乡村文化资源为主线,找准“农”“文”融合切入点,记得住“乡愁”,让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出圈”,让更多的农产品“乘自驾后备箱”走出去。

随着《木头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发展规划》以及《木头峪旅游概念性规划》的编制完成,黄河最美康养旅游度假村,将承载着“乡愁、乡韵、乡味”的原产地农产品,通过万千自驾车友的后备箱走出去,更好地助力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

黄河岸旁,木头峪——一个小小村落,书写着黄河文明的百年变迁……这里有故居的看头,有文化的说头,有再来的念头,更有农民的盼头。

版权所有:榆林市乡村振兴局

电话:0912-3893423  邮箱:tpgjdt412@163.com

办公地址:榆林市高新区长兴路中段113号榆林市乡村振兴局

邮政编码:719054  网站地图  陕ICP备20005600号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203号 网站标识码:61080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