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榆林市乡村振兴局网站!

今天是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 己亥年 八月廿八

本站支持IPv6
所在位置: 首页>>巩固成果>>行业帮扶

多措并举发展“3+X”产业,确保贫困村、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佳县—— 村里产业强 群众兜里鼓

发布时间:2021-01-06 14:48:00
来源:榆林日报
【字体: 打印

发展壮大脱贫产业是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佳县结合县域实际,按照全县“东枣西果北蔬菜、旅游畜牧杂粮中药材”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以红枣、羊子养殖和山地苹果为主的“3+X”产业,积极探索村集体集中经营、多村联营、分散生产、统一销售的模式,确保贫困村、贫困户能获得稳定的资产性收益。

经过努力,该县已累计脱贫出列贫困村102个,退出贫困人口16396户43690人,并于2019年摘掉贫困县的帽子,贫困发生率降至0.95%。

出台政策定方向

产业发展步伐稳

政策是产业发展的指明灯,只有政策清晰,产业发展才能有的放矢。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佳县在中省市有关政策性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全县产业发展实际,先后出台了大量的产业发展相关文件,为全县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该县制定出台了《佳县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佳县“3+X”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2年)》统筹谋划各类产业项目。并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及历次产业扶贫问题整改情况,出台《关于健全完善产业带贫益贫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等6个长效机制工作导引文件,确保全县产业扶贫工作长期取得明显实效。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该县始终聚焦产业扶贫,强化项目资金管理,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严格实行村级申报、镇级初审、县级部门审定、脱贫攻坚指挥部最终核定的办法,多次组织产业办各联席单位和各镇(办、中心)主要负责人对乡镇上报的各类产业项目进行审核、立项。同时组织纪检、财政、扶贫、农业等行业部门进村入户检查各类到户及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各类项目限期整改,对滞留资金及时收回,确保各类项目资金充分发挥效益。

狠抓产改求实效

集体经济突破大

记者日前走进位于黄河岸边的佳县王宁山村,酿酒厂酒香扑鼻、养殖场猪声鼎沸,漫山的红枣树在北风中随风摇曳。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王宁山村正是靠着这一棵棵枣树,聚焦产业扶贫,以红枣加工业为主,走出一条原生态循环产业链。该村第一书记杜军锋介绍,王宁山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富裕村。

王宁山村只是佳县聚焦产业扶贫、壮大村集体经济中的缩影。

在产业发展中,该县狠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建立健全“三级书记”抓改革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建立定期汇报通报制度,成立产改领导小组和具体业务工作指导组,按乡镇进行全程蹲点指导。同时细化方案、严格程序,全面落实各项改革措施,明晰流程步骤,认真清查核实,张榜公布、会议审议、审核备案,确保改革各项措施全面落实。

资金投入方面,佳县2019年投资6184万元实施村集体经济产业扶贫项目81个;2020年投资5608.7万元实施村集体经济项目66个。村集体经济发展逐步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松散到规范、从零收入到501.48万元的华丽转身。

技术帮扶力量大

产业基础更扎实

举办设施蔬菜、蜜蜂养殖等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班10期,培训职业农民350人;采取分片指导、现场示范、跟踪服务等多种形式,深入镇村开展地膜渗水高粱、谷子种植现场培训会80场;就覆膜、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内容等培训农民6756人次……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佳县以全县324个行政村和1个村改社区的产业贫困户为重点,成立了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中心,建立产业指导员制度,其中产业指导员共聘任各产业联席单位干部329名,产业脱贫技术指导员共抽调全系统结对帮扶干部142名,对全县每个行政村全方位、多轮次地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对产业贫困户开展靶向式、菜单式培训,形成了人、财、物直接进村入户的产业技术扶贫新模式,有力地提升了全县产业脱贫能力。

此外,该县还聚焦产业扶贫整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完成产业脱贫任务的薄弱环节,围绕产业脱贫目标责任、政策落实、数据信息和帮扶成效等工作,认真开展“三排查,三清零”和“比对补短”行动。


记者 陈静仁


版权所有:榆林市乡村振兴局

电话:0912-3893423  邮箱:tpgjdt412@163.com

办公地址:榆林市高新区长兴路中段113号榆林市乡村振兴局

邮政编码:719054  网站地图  陕ICP备20005600号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203号 网站标识码:61080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