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榆林市乡村振兴局网站!

今天是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 己亥年 八月廿八

本站支持IPv6
所在位置: 首页>>巩固成果>>社会帮扶

当好脱贫攻坚排头兵——记清涧县惠家村“第一书记”宜张平

发布时间:2016-07-13 00:00:00
来源:榆林日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满孝永

 “唱响第一书记好声音,当好脱贫攻坚排头兵。”

 2015年7月,经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选派,34岁的宜张平前往清涧县下廿里铺镇惠家村担任“第一书记”。临行前,他在扶贫日记首页记下了上面的话语。

 一年来,宜张平吃百家饭、听百家言、办百家事,时刻不忘“第一书记”的职责与使命,以坚定的决心和不懈的努力,肩负起惠家村30户贫困户的小康重任。

 一家一头牛 脱贫致富有盼头

 背起铺盖卷,入住村民家。虽然村子穷,生活苦,交通不便,但从进入惠家村那天起,宜张平就把自己当作村里的一员。“我出生在延安市子长县,也算是地地道道的陕北人。在外工作多年,刚来到惠家村时,还真有种回家的感觉。”宜张平说。

 从担任“第一书记”那时起,惠家村的发展,尤其是30户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问题,一直牵动着宜张平的心。此后的23天时间里,宜张平深入惠家村的田间地头、农院人家,详细了解民情民意。

 “村小基础差,贫困比例大。留守老人多,致富没想法。”该村党支部书记惠振和说,该村虽距离清涧县城区只有8公里,但因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产业落后,人均纯收入仅2300元左右,全村47户村民中,贫困户多达30户,比重超过了60%。

 为彻底改变惠家村的贫困落后面貌,宜张平在对所有贫困户进行入户走访的基础上,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制定并实施了《惠家村精准扶贫项目实施方案》。宜张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仅肉牛养殖及配套饲料种植项目投入24万元,帮助每个贫困家庭养殖一头肉牛,全村还种植玉米、苜蓿等配套饲料30亩。目前,全村30头肉牛中已有17头成功产犊。公犊育成之后,可为每个贫困户增加近万元的收入,母犊则可用于扩大养殖种群,贫困户脱贫有了盼头。

 为解决广大贫困户养殖肉牛的后顾之忧,宜张平还邀请畜牧、农业部门科技人员,从肉牛养殖和饲草种植入手,对贫困户进行肉牛养殖技术培训。

 真抓加实干 精准扶贫见成效

 贫困户惠侯强长期患病,上有七旬老母,下有3个正在读书的孩子。当了解到他们一家正为二女儿惠芳芳的大学学费发愁时,刚刚上任“第一书记”的宜张平便积极为孩子争取项目资助。

 “我也是从贫苦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对家长因学费东拼西借的情况有着切身的体会。贫困户在生活上就有较大困难,争取贫困大学生资助项目,就是解决孩子们上学的后顾之忧。”宜张平说。最终在宜张平的努力下,惠家村3名贫困家庭大学生都得到了学费资助。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老百姓相信的就是实干”。小到米、面、油冬季送温暖活动,大到1500平方米文化广场的建设;从肉牛养殖圈舍改造,到粉条加工技术培训和设备配套,近1年的时间里,惠家村的贫困户由30户减少到了3户,成功脱贫27户,脱贫比例达90%。

 此外,为深入推进惠家村基础设施建设,宜张平还多次争取项目支持,帮助惠家村引进并实施了引水工程、坝梁修复工程、危房改造项目、堆粪坑建设项目、植树造林项目5个工程项目,改变了惠家村“脏乱差”的面貌。

 “精准扶贫,要‘输血’更要‘造血’;脱贫致富,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宜张平说,伴随着一系列精准扶贫方案、项目的实施,惠家村贫困户的思想变了、思路活了,致富有了门路。作为“第一书记”,还必须以更强的责任担当,扎根基层,认真履职,当好脱贫攻坚排头兵。

版权所有:榆林市乡村振兴局

电话:0912-3893423  邮箱:tpgjdt412@163.com

办公地址:榆林市高新区长兴路中段113号榆林市乡村振兴局

邮政编码:719054  网站地图  陕ICP备20005600号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203号 网站标识码:61080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