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榆林市乡村振兴局网站!

今天是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 己亥年 八月廿八

本站支持IPv6
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振兴要闻

市委市政府印发实施意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发布时间:2022-03-21 08:15:37
来源:榆林日报
【字体: 打印

为确保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落地落实,3月12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详见2版),并配套出台了《项目指导清单》《考核办法》《季度点评办法》《项目管理办法》,形成了“1+4”政策体系。实施意见提出,要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改革“四项重点工作”,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强基固本,牢守底线,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实施意见指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粮播面积稳定在1092万亩、产量保持在246万吨以上,生猪饲养量稳定在230万头左右。严守耕地红线,把“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落实到位。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新建高标准农田36万亩,持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启动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五年行动,力争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建设项目50万亩,全力打造全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样板区。

持续用力,抓好落实,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施意见明确,要继续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细化过渡期各项帮扶政策。落实好产业就业政策,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重点支持帮扶产业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就近就地就业,持续增加脱贫人口收入。加大对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帮扶力度。重点关注“三类人群”,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实施意见指出,加快推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坚持农业产业化、产业链条化、链条完整化,推动四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打造百亿级、十亿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逐步开展村庄规划;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五年提升行动,新建卫生厕所2.02万座、乡村绿化美化村100个。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加快县域富民产业发展,深化农村重点改革,全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加强领导,夯实责任,进一步凝聚“三农”工作合力。实施意见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夯实责任,坚持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制定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完善市级部门推动乡村振兴责任落实清单制度,夯实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责任。各级党委农办和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部门要坚持“三位一体”抓乡村振兴,特别是党委农办要发挥好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监督检查的作用。要强化资金保障,保障“三农”投入只增不减,一般公共预算要优先保障农业农村领域。实施好省级乡村振兴“十百千”创建工程,建设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2个,力争把郝家桥村建成“产业振兴+”、高西沟村建成“生态振兴+”、杨家沟村建成“文化振兴+”的全国乡村振兴楷模。

本报讯(通讯员 杨子波 魏涛) 

版权所有:榆林市乡村振兴局

电话:0912-3893423  邮箱:tpgjdt412@163.com

办公地址:榆林市高新区长兴路中段113号榆林市乡村振兴局

邮政编码:719054  网站地图  陕ICP备20005600号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203号 网站标识码:61080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