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榆林市乡村振兴局网站!

今天是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 己亥年 八月廿八

本站支持IPv6
所在位置: 首页>>全面振兴>>乡村治理

绥德县名州镇 打造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镇

发布时间:2023-02-11 10:17:56
来源:榆林日报
【字体: 打印

去年以来,绥德县名州镇紧紧围绕提升镇区综合承载力、提升园区发展带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和提升农村治理水平,深入挖掘文旅特色要素,加快推进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市政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镇容镇貌改善、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平台建设等六大类8个项目全部竣工,累计完成投资23700万元,占年初投资计划的159.06%。

聚焦规划引领,打造特色示范。高标准编制了镇区风貌规划设计、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规划、美丽宜居示范村“三图一集”设计、海绵城镇建设规划、园林城镇建设规划等五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专项规划,并通过省级技术审查。坚持“点、线、面”统筹联动,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镇。目前,镇辖区有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2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通过省级专家评审。2022年累计接待游客86.79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115万元。

聚焦镇区提优,完善城市功能。立足提升镇区承载力,推进市政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4000多万元实施了学子大道、神龙大道、石牌楼广场、金阳光片区、革命纪念馆周边等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和老旧小区改造;以“一城四创”和“红色物业联盟”为载体,稳步推进现代宜居风貌区建设。总投资6.7亿元、占地172.20亩的城东完全中学于8月份投入使用。总投资6.5亿元、可提供2000个就业岗位的苏陕扶贫社区就业中心已经开始招商运营。注重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持续推进疏属山和东门焉两个历史文化街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建设,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通过省级专家评审。

聚焦园区建设,强化辐射带动。持续推进裴家峁、赵家洼两个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构建“农业+文创+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裴家峁创新现代农业园区引资1500万元建成了全县红薯育苗及储存基地、引资2000多万元的德丰种业公司入驻园区;占地2500亩的集产业、文化、艺术、娱乐等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全面建成。赵家洼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流转7000余亩撂荒土地,建成了以山地苹果产业为主,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协调推进的“产学研、种养加”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两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周边8个乡镇10多个村的3000多农户实现稳定就业和致富增收。

聚焦村庄建设,注重美丽宜居。持续改善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条件,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治理水平。加快推进自建房安全排查整治、拆除彩钢房40多处;治理非正规农村生活垃圾堆放点22处、清理积存垃圾100多吨;建成农村污水收集池10处、改造卫生厕所197个;实现了村级卫生室、图书室、活动室、文体广场等全覆盖。其中,裴家峁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模式走在了全市前列。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100多万元,年度村民分红2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25万元。

聚焦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积极推进以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为中心,绥德师范旧址、359旅和绥德警备区司令部旧址、中共绥德地委旧址等“一馆五址”为主要内容的全国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强化党群教育,突出培训特色,将红色资源转化成为覆盖“听、读、观、悟”的系列文化产品。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先后被授予“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现场教育体验点”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聚焦非遗文化,提升传承能力。坚持以石雕、剪纸、民歌、秧歌、唢呐等非遗传承能力建设为核心,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展览馆等场馆建设,搭建非遗保护、传承、传播平台。有非遗代表项目名录国家级3项、省级8项、市级23项、县级89项,有国家级传承人5人、省级传承人14人、市级传承人45人、县级传承人120人,建成传承基地和传习所55个。

聚焦宣传促销,树立旅游品牌。坚持以绥德旅游、名州乡村振兴示范镇微信公众号等为载体,宣传推荐“天下名州”的旅游资源,一年来,累计发布旅游宣传短视频200多条,将“名州镇乡村振兴示范镇宣传片”和《绥德等你来》《绥味人间》等一批宣传视频在平台投放,累计点击阅读量达35万多人次,全面提升了名州的旅游形象和知名度。

作者 贾献礼


版权所有:榆林市乡村振兴局

电话:0912-3893423  邮箱:tpgjdt412@163.com

办公地址:榆林市高新区长兴路中段113号榆林市乡村振兴局

邮政编码:719054  网站地图  陕ICP备20005600号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203号 网站标识码:61080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