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政府信息公开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乡村振兴:现实逻辑与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视野 时间:2023-06-13 10:48:40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作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方略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为指引,全面认识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内涵,从理论维度、推进路径、要素保障等多个方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逻辑。

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内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农情实际情况、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对乡村发展战略定位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回答。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后,作出“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旨在回应新时代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农村更加突出的现实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这表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农村的创新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自信、文化自信的时代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明确要求,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一系列重要论断,丰富发展了党的“三农”工作理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从精神实质上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助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中国化时代化,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更充分体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全民性、全面性、共建性和共享性,更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从而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阐述了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方略。就其政治逻辑看,只有建设农业强国,才能夯实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只有建设好农业强国,才能够提升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在建设农业强国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民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乡村振兴是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理解建设农业强国方略的科学内涵,需要把握以下重要论断:一是“战略定位与特征”。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1]二是“头等大事”。“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14亿多人口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2]三是“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乡村振兴作了全面部署,建设农业强国方略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四是“驱动力量”。即依靠科技和改革,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作用。五是“一体推进”。“一体推进”既是方法,也是理念。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体现更为系统的办法和思维在指导实践中的运用。六是“坚强保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方略,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也提出了明确的实践要求。一是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加力扩种大豆油料,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重点是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三是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需要从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行动、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着力。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是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稳定完善帮扶政策。五是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措施包括: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六是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聚焦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业经营增效、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等方面。七是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重点是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八是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九是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集中在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三个方面精准发力。[3]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农业强国就是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可以说,建设农业强国方略赋予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全面、更系统、更具有支撑作用的时代使命。

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走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最新重大成果。这次重要讲话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作了系统阐释,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一起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也即党的二十大报告集中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这套理论的外延还包含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战略支撑、物质基础、精神基础等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等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这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4]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2月7日的重要讲话,要深刻领悟讲话中做出的重要论断。如,中国式现代化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这一重要判断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不仅面向中国,而且面向全人类,也即这套理论体系指引的是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其实践结果必然是一种区别于西方现代化模式、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再如,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全新选择,等等。这些重要思想、重要论断,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来源,也是我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理论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5]这些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资源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方略和中国式现代化三个方面构成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引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是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需要中国式现代化视野,需要具备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思维。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逻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诸多基本问题,对其理论特征及实践要求的认识,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逻辑。

(一)乡村振兴现实逻辑的理论维度

首先是乡村振兴的历史方位。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以及它的演进有其历史方位,集中体现在:第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第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实践。第三,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目标定位。第四,乡村振兴战略为新发展阶段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确立了新时代城乡关系新格局,确立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为农村农业发展带来了新动能。比如,重大的区域发展战略、一系列的新实施战略对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比如,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乡村振兴责任制考核办法,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等,系统地解决了乡村发展动力来源,以及“发展为了谁”的问题。第五,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怎么在新发展格局中作出乡村振兴的贡献等,是认识乡村振兴战略时代意义的重要维度。

其次是乡村振兴的理论指引。伟大变革源自新的理论指引,伟大实践推动理论创新。理论指引不仅指引当前工作,更重要的是指引工作的发展方向、发展过程。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行动纲领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依据,行动纲领具有丰富内涵,具有鲜明的理论品格,其理论贡献包括: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乡村发展理论,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乡村建设的思想,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发展,丰富了全球乡村发展理论与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价值。

最后是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2018年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以及各部门相关配套政策,共同构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是乡村振兴重要的顶层设计文件,该条例明确了乡村振兴中诸多重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提供了依据来源,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包括:第一,明确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现振兴战略的总方针。第二,明确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建设农业强国,其中蕴含了三个概念,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要条件、重要内容。可见,只有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建成农业强国,建设农业强国必然要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强国是在国家层面提出来的战略要求、战略部署,农业农村现代化则是对农业农村怎样发展提出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目标就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第三,以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第四,以乡村宜居宜业建设为中心推进农村现代化。第五,以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推进农民现代化。[7]农业农民农村现代化既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还明确了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明确了乡村振兴包含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即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二)乡村振兴现实逻辑的推进路径

第一,防止返贫是前提。防止返贫与乡村振兴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底线任务,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的总体稳定,持续增加脱贫群众收入和壮大集体经济是防止返贫的根本路径,构建持续提升“三保障”和安全饮水保障水平的长效机制。这些理论逻辑都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中。

第二,乡村发展是关键。乡村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乡村发展实际上包含了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狭义的乡村发展主要指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所定义的“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即解决宜业问题。确保粮食安全是实施乡村战略的首要任务,也是乡村发展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把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提升为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路径。坚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是基本原则和首要原则。

第三,乡村建设是基础。乡村建设行动的目标任务是到2035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我国一直致力于推进乡村建设,近年的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等成效明显。特别在2022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建设五年行动方案后,目标任务更加明确,核心就是要持续强化乡村建设的规划引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持续加强乡村文化建设。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同样对上述方面加以明确,更体现出宜居特点,致力于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

第四,乡村治理是根本。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意义重大。其一,完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通过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来完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这是治国理政的一个方略和努力方向。其二,健全“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德治、法治、自治“三治结合”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这是各地在推进乡村治理工作中的实践探索。其三,提升乡、镇、村为农服务的能力,这是乡村治理中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内容。

第五,城乡融合是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乡村振兴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8]从发展维度看,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发展,无非就是城镇发展和乡村发展。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城市或只发展乡村,而是要找到将二者相融合相促进的路径、体制机制和相关政策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没有城乡的融合发展,就不会有乡村振兴。目前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一条有效的路径是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中央专门印发了相关文件作出部署:一是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二是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强化统筹谋划顶层设计,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弊端,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三是加快小城镇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挥小城镇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了九种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但是,具体负责乡村振兴及具体推进工作的领导同志,大多还没有关注这九种模式,还主要是盯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盯着“五大振兴”谈乡村发展,这样的理解及其指导下的实践,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提出的要求是有明显差距的。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无法满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要求。此外,在促进城乡间要素合理流动的同时,还要推动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两个方面同等重要,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着力解决好的问题。

(三)乡村振兴现实逻辑的保障体系

第一,乡村振兴的要素保障。无论是2018年以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是各地各部门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各类顶层设计政策文件,要素保障的重点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资金要素保障。不仅是财政资金,更重要的是金融、保险和各种社会资本的支持。二是人才要素保障。没有人才,乡村振兴便无从谈起。三是技术要素保障。这三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需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打好政策组合拳。以人才要素保障为例,需要研究哪些属于乡村振兴的人才,需要构建怎样的人才体系。国家对每一类乡村振兴人才的政策支持和政策落实,需要进行分类分析,需要研究怎么围绕乡村振兴来培育人才。比如,如何提供好服务,更精准地构建体系化的农村职业教育。

第二,构建乡村振兴帮扶格局。帮扶格局在脱贫攻坚和长期的扶贫开发中形成,大扶贫格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回顾总结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史,一个重要力量是新时代十年构建起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协同参与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社会服务体系。这是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积累形成的重要经验,中国特色特征鲜明,是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重要的载体和内容。大帮扶体系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在实践中促进相关理论的丰富发展,都会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产生影响。比如,“三位一体”中的社会扶贫,我们把中央定点单位的帮扶归类到社会扶贫。中央定点单位包括国有企业、国有银行,这些单位的帮扶行动,评价其效果不仅是帮扶成效好不好、帮扶力度有多大,更重要的是作为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应该怎么既遵循市场规则、银行规则、企业规则以确保盈利,又能履行好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承担起中国共产党推动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责任,这实际上是创造一种新的企业形态。所以,如果国有企业、国有银行的管理层,没有从这样高度去认识帮扶工作,帮扶力量就会减弱,难以达到中央的要求。因此,既要加大帮扶力度,又要探索建立既满足市场运行的要求,又能够满足中国共产党政治优势彰显要求的体制机制和运转体系,这就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在乡村振兴新阶段,对于定点帮扶单位,不能盲目地提需求,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定点帮扶融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体系中,激发和形成自发的帮扶力量,这样的帮扶才能够确保帮扶力度的持续加强,不再仅停留在“被要求”的帮扶状态。这就要求改变定点帮扶单位的经营管理理念。构建大扶贫格局的基本经验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帮扶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借鉴。首先要明确构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帮扶大格局的新要求。国家在相关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等工作部署。从2022年的完成情况看,帮扶力量非常大,如东西部协作的大口径资金超过600多亿元,中央定点帮扶的大口径支持资金达到200多亿元,两项相加达千亿。中国财政投入1600多亿元,加上其他数百亿的社会帮扶,如“万企帮万村”的资金,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财政性、公益性投入有3000多亿元,加上金融贷款支持、其他融资专项债等,投入力度巨大。总之,推动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帮扶格局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动员优化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形成大帮扶格局,凝聚大帮扶合力。

第三,深化乡村振兴领域改革。改革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深化农村领域的改革主要是:其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三块地”——承包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的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改革,一定要严守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划定的改革底线:“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产量改下去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9]其二,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包括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有效形式。我国的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出现很多创新模式,这些创新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不一定可以全部借鉴和照搬,但相当多的做法经验是有参考借鉴价值的。其三,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包括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投资管理机制,等等。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推进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以建设农业强国为目标的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乡村振兴。推进中国现代化视野下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守住“两条底线”,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三个乡村”,扎实推进“三个现代化”,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

牢牢守住“两条底线”,即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和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粮食安全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和基础。为此,一要强化各级党政机关的政治责任,要从政治的高度看待粮食安全问题;二是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储战略;三要调动“两个积极性”,即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地方政府的重粮抓粮积极性;四要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种粮综合效益提高;五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实现粮食进口来源多元化;六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把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也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有力支撑,着力提升大豆和油料产能,着力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着力统筹做好重要农产品调控,着力推动发展农产品全产业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要继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10]首先,要完善监测帮扶机制,夯实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工作的基础。精准确定监测对象,及时落实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强化监测帮扶责任落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科学优化监测指标,完善多元监测体系,强化监测能力建设,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任务目标。其次,要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对脱贫地区区域发展能力提升的政策支持,落实好《关于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实施意见》,促进中央财政支持、金融帮扶、土地政策、人才政策、项目支持、生态帮扶、社会帮扶、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保障等14方面倾斜支持政策落地生效;在保障基础生产生活设施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设施;构建外部龙头企业与本地新型经营主体协同的联农带农机制;以多种手段培育脱贫人口的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促进易地搬迁劳动力在安置地充分就业,创新和完善安置点公共服务供给,加强易地搬迁弱劳动力精准帮扶,加快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的社会融入。最后,完善稳步提高兜底保障水平,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的兜底性制度安排。不断完善新发展阶段的社会救助内容,持续提升社会救助政策的集成性和综合性,逐步构建社会救助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稳步提升社会救助经办机构能力,建立健全社会救助集成化系统等。

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明确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必须融入新发展格局构建。首先,着力挖掘农村巨大的内需空间。广大农村的基础条件与乡村现代化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这为乡村发展投资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随着收入增加,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生活质量持续提高、消费方式逐步转变,农村消费市场的成熟和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为国内大循环提供广阔市场空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业休闲观光、农村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成为进一步激发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动力,从而推动国内大循环畅通。其次,把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目标,通过大力发展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电商、新型服务业、乡村休闲旅游、田园综合体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促进农业供给侧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提升,助力新发展格局构建。[11]第三,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把优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任务,加快建成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深化土地制度三权分置改革,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缩小到一定区间内。通过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等举措,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统筹推进“三个乡村”。一是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采取优化主导产业选择、强化产业支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三产融合”,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充分受益,丰富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提升财政资金撬动能力,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着力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不断提升和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富民产业,系统优化提升产业平台功能,强化支持政策培育返乡创业能人,持续推动农村创业就业创新,拓宽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新途径,强化人力资本支持优化就业服务。二是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把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机制作为重点,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乡村建设和管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协调、责任落实、政策支持、要素保障,推动打通政策痛点堵点难点,形成推进乡村建设合力;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在理念上坚持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在目标上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在推进上坚持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防止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拆建、大开发,守住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底线;在方式上坚持充分体现农村特点,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乡村风貌,实现乡村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做到先规划后建设,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要注重保护传统村落,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开辟多渠道资金投入,探索政府主导、集体补充、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资金投入机制,保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资金需求。三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战斗力,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着力提高农村基层权力运用的约束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解决好乡村治理的行政化与碎片化、村民公共参与过程的差异化、“三治”样板模式的同质化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以党组织统合引领优化基层管理体制,以构建长效激励机制提升村民各阶段公共参与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地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乏有效载体、主体性缺位、建设同质化等问题;加强党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人才培养与榜样力量;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载体作用。四要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乡村建设。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农村法律服务供给两个方面发力。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扎实推进“三个现代化”。一是以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切实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优化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进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二是以乡村宜居宜业建设为中心推进农村现代化。科学推进乡村规划建设,先规划再建设;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改造、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行动,持续提升乡村宜居水平;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三是以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推进农民现代化。实现农民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乡村振兴核心目标的关键,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民现代化过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久久为功。从实践要求看,可以从以下方面综合施策以加快推进农民现代化:提升农民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业创新素质、文明文化素质、受教育程度、身心健康素质、经营管理素质、法治素质和生活水平。

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12]一是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统筹指导各地科学做好“土特产”文章,遵循市场规律,瞄准现代需求,把握目标定位,突出“小而精”,支持以中央财政衔接资金为先导、撬动社会资本共同精准培育“土特产”产业,并引导各地“土特产”均衡布局专业细分市场、特色小众市场。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创造新就业。依托数字乡村建设,支持脱贫地区因地制宜培育共享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农商直供、个人定制等农村数字化新产业新业态,为脱贫群众创造更多家门口就业的新机会和新岗位。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扶贫项目资产运营管理,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优化脱贫地区营商环境,消除阻碍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因素,创新制度政策供给。四是把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培养一大批乡村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畅通城乡人才流动渠道。建立健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制度体系。培养培育农民参与意识、技能和能力。

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任何工作完成、事业发展的最根本性保障要素,与资金、人才、技术、改革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13]实现党的领导,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要坚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三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四要坚持教育引导农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党的全面领导,要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各环节,要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要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要营造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作者:黄承伟 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

版权所有:榆林市乡村振兴局

电话:0912-3893423  邮箱:tpgjdt412@163.com

办公地址:榆林市高新区长兴路中段113号榆林市乡村振兴局

邮政编码:719054  网站地图  陕ICP备20005600号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203号 网站标识码:6108000049